从认知角度探讨思维方式对气候变化不作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天天播报

时间:2023-04-24 21:34:35 来源:穷心理

文|章鱼哥

编辑|比奇堡


【资料图】

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面对着压力巨大、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

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和有序推进, 亟须人们增强自身环保意识,规范自身行为,积极促进环境保护。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危机,却出现少作为甚至不作为的现象。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气候变化”是指:

除去在类似时期内已被观测到的气候自然变异以外,因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地球大气的组成而引发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IPCC报告表明,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一个重大威胁,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

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危机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温度升高并不是唯一的表现,全球范围内干旱和严重天气事件数量增加。

北冰洋冰层正在缩小,冰川正在融化。由于海平面上升,已有许多低洼地区出现沿海洪灾增多的问题。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具体描述了气候变化给天气和气候带来的影响。

同时指出, 伴随着越来越多科研证据的积累,对气候变化真实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因此,尽管相关研究中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引发人们关于气候变化科学性的争议,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危机将带来巨大影响的观念已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 人类社会要迅速有效的采取措施,来积极解决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种种危机。

然而,在社会现实中,即便 人们承认气候变化这一危机的真实性、现实性以及紧迫性,实际做出的有效应对也存在不足,出现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割裂 。

面对广泛存在的气候变化不作为的现状,如何找出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并加以有效应对,显得尤为必要。

综合讨论

围绕启发式加工与分析式加工这两种加工方式展开的研究多种多样。

一些学者更为关注 启发式思维方式造成的决策偏差,从代表性启发式、锚定效应等角度展开研究。

一些学者则致力于探究启发式加工为何在很多情况下在决策过程中占据优势, 围绕直觉信心、认知怠惰或认知繁忙、解释责任等开展研究。

研究更加关注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与气候变化不作为以及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

是 从环境心理学的视角,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威胁展开的有益探索 。

研究通过三个研究,逐步探讨了信息加工方式(启发式加工/分析式加工)对气候变化不作为这一变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首先探究了信息加工方式与气候变化不作为之间的关联,初步验证了分析式加工对气候变化不作为的负向预测作用。

这一研究结果 不仅成功地将信息加工方式这个重要的认知因素引入环保行为的框架中。

同时也启发了研究研究者 进一步思索其效应背后的心理机制,从而引出了研究后续的研究思路。

因此,研究一尝试通过相关研究的方式,进一步验证了 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作为信息加工方式与气候变化不作为之间的中介变量所产生的的效应。

即 分析式加工的水平越高,则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水平就越高,气候变化不作为就越少 。

分析式加工的水平越低,则 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水平就越低,气候变化不作为就越多。

研究二是实证研究,通过实验操纵,对研究一所得出的相关结论进行了再次验证。

这一方面为研究的核心主题提供了实证支持,另一方面也将 启发后续的研究者对气候变化不作为这一现象的前因变量以及心理机制产生更为深刻、广泛的思索 。

针对广泛存在的气候变化不作为等应对不足的现象,如何从信息加工方式的角度入手,更好的激励人们做出积极行动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便是, 在人们的决策过程中,启发式加工往往占据更大的优势。

那么针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当前已有的研究发现存在多个机制,能够解释启发式加工的优势效应。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直觉信心、认知怠惰或认知繁忙,解释责任等。

那么,从这三个角度, 规避启发式加工方式,激发分析式加工方式,对于环保政策制定、环保信息传播方面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举例来说,比如,媒体在传播环保相关信息时,最好能够简洁明快直入主题,尽量控制信息接收者的认知负荷,以确保更好的传播效果。

大量关于决策任务的研究证明, 在经验决策任务中,个体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加工方式进行思考,而在描述性决策任务中,个体倾向于采用分析式加工进行思考。

启发式加工在基于经验的任务中表现出较好的决策绩效,分析式加工在基于描述的任务中有更好的表现。

从这一角度来说, 环保政策制定、环保信息传播、以及环保行为的引导都应更多的指向未来,而非过去的经验。

通过强调个人所担负的环境保护责任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效果,可以 更多引导大众用理性审慎的思维,去思索自己当下的行动。

总体来看,研究通过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一系列研究较为充分地探讨了信息加工方式对气候变化不作为的作用及其心理机制。

研究的主题与出发点是信息加工方式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心理效应, 个体的风险感知与行为是贯穿于整个研究的逻辑主线。

如何破解当下存在的气候变化不作为现象背后的原因,消解其负面效应,构建从认知角度对气候变化不作为现象的了解。

进一步 促进气候变化的有效与积极应对是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最终的落脚点。

现实启示

在理论层面上,认知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指的是人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或者加工信息的过程。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

人的大脑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过内部的加工处理,转换为内在心理活动,进而能够支配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这个过程指的便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即是认知过程。

双加工理论,是经典认知理论之一, 其发端于上个世纪,如今已发展成为广为接受的较为成熟的认知理论。

启发式加工与分析式加工这两种信息加工系统,对人类的生存与演化至关重要。

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启发式加工的特点是自动化、速度快、依靠直觉进行,占用的认知资源较少;与此相对, 分析式加工则较为缓慢,是基于规则进行的。

这一认知变量对行为的影响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然而对于其在环保领域, 尤其是气候变化不作为这一特定领域的研究存在不足。

同时,关于信息加工方式与风险感知之间的相关,已有研究多关注一般性的风险感知,或者针对某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即时性感知。

而针对气候变化这一长期性生态危机的风险感知研究存在不足 。

Linden提出领域-环境行为模型:

认为 气候变化风险感知是一种气候变化环境变量,是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先决条件, 增加气候变化风险感知将增强缓解气候变化的一般性意愿。

研究不仅进一步验证了双加工理论与文化认知理论,从气候变化不作为这一角度证实了信息加工方式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同时也进一步 拓展了领域-环境行为模型,将信息加工方式这一认知变量纳入该模型。

在实践启示上, 研究启发人们从信息加工的视角,促进环境保护的提升与完善。

分析式加工方式,对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积极促进,以及对气候变化不作为的有效抑制,对我们有如下启示:

第一, 从政策制定方面,政策制定者可关注启发式加工和分析式加工的区别与各自的特点。

考虑认知负荷、解释责任和直觉信心等因素对人们日常生活中信息处理的影响。

从而有效引导个体与群体的思维方式,控制自动化的偏见性思维,鼓励科学面对包括气候变化不作为在内的一系列环保问题。

第二,从媒介传播的角度, 信息的传递应该尽可能规避可能诱发启发式加工的不利因素,如信息过载、责任指向不明等。

从而更大可能地引导公众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深思熟虑与审慎决策,以培养积极的环保意识、更好的气候变化态度与积极应对。

第三,从个体决策的角度出发,这一研究结果 对于个体了解自身决策过程,培养环保行为习惯,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IT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