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新网上海3月1日电 题:全国政协委员司徒国海:高端专业人才助力实现从“论文”到“产品”的跨越
作者 谢梦圆
“从原理上做出一个突破,到呈现在产品上,这中间其实需要较长周期的研究过程,目前,我们的这个过程是比较欠缺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司徒国海告诉记者,想要实现从技术到产品的跨越,需要加强培育懂技术、懂产业的人才。
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中可知,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上升两位;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二位。
作为业内人士,司徒国海认为,近些年中国科研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跨越,但院校专利的实施率并不高。“我们的高水平论文,包括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已经达到了全球的数一数二。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中国现在的科技创新能力、原创能力还是很强的。另外我们的专利保有率也很高。”
《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上升至16.9%,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重点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4%,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据司徒国海分析,院校专利转化率较低不在于专利的技术含量不够,也并非是技术前景不乐观,而是因为从大学和研究院所产生的新技术,其成熟度无法直接产业化。
司徒国海认为,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活动存在脱离经济主战场而自我循环的现象,做科研、写论文最后上了书架、进了柜子;企业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大量停留在商业模式、实用技术创新,“硬科技”创新少;“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存在堵点,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头等大事。
在司徒国海看来,从“技术原理”到“技术产业”,中间需要有培育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有相应的项目支持和人员的训练,才能够把科技真正转变为生产力。”为此他提议,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们在高校里对人才的评考机制更多是要做原始创新的工作,对于产业化来说,在企业里更多是要把技术变成产品。”据他介绍,大量的中小微型企业对产业化的需求很大,但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储备不够,“这种高端人才需要懂高校和研究所的技术产出,他得有一个判断力,判断一个方案目前可以和哪些产品对接,甚至它将来整个产业化的运作方案应该怎样。”(完)
Copyright @ 2015-2022 IT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